置笔竹筒传承艺人雕刻匠心

双井13社区

“雕了这么多年象牙,什么都没留下,只有这么一只随手做的笔筒……”十二岁开始学徒,六十二年匠心流运,老艺人胡凤山的一生,还有老艺人的工匠精神,都在这只笔筒中承装着,在朱玉华的回忆里娓娓而来……
本期,让我们走进匠心世界,一起听一听这个笔筒与朱玉华的故事…
■文并摄/记者 蔡爽

拿出这只笔筒,朱玉华笑着说道:“这是我老公公亲手做的,其实是个很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已经有很多年了。”跟着她的目光,一只竹子做的笔筒展示在眼前,它通体漆红,上雕兰花,书四字“芝蘭之室”,年久风干从中开裂,又被拼起粘好。虽然看上去稍显简陋,但是,这只笔筒中,承载着一颗老艺人胡凤山的匠心。
胡凤山12岁时,就离开了家来到北京象牙雕刻厂学徒,雕刻象牙,就是从那时候起,然后,就是一生。“老艺人没有退休这一说,他一辈子都在雕刻,退休不退岗吧,退休了就在家里带学徒,也是为了传承这门手艺。”朱玉华说道。后来老人遭遇了很多变故,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雕刻,一直到1974年去世,这74年里,他雕刻出不计其数的牙雕作品,大多远销海外,自己从来没有留下过一两件,朱玉华说:“他从不曾在意雕刻手艺以外的事,包括财物在内,都很淡然,临走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东西都捐了出去。”
胡凤山专注雕刻的一生,也影响到了他的儿子和儿媳。1961年,他的儿媳也就是朱玉华,进入了北京象牙雕刻厂,在小活车间工作,拿起刻刀,也是几十年。说起雕刻的手艺和中国牙雕的曾经,朱玉华如数家珍,笑着讲述起自己雕刻的往事,在她口中,那些亭台楼阁、山水游舫仿佛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也展示了当时中国牙雕技术的高超。他的儿子很遗憾的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但是也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对牙雕技艺保持着深深的喜爱。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耗费很长的时间去雕刻了,咱们的传统手艺正在逐渐的失传。虽然科技发展了,但是这些老艺人们传承着的手艺不能丢。”朱玉华说着,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惋惜,“这只笔筒,经历了很多年,也跟着我们经过了中国的许多变化,留着它不光是纪念故去的老人,也是传承着老艺人的精神吧。”
一只简单的竹制笔筒,盛装着的不光是笔,还承载着老一辈手艺人百余年的雕刻匠心,它传承着的,不光是对老人的怀念,还有一辈一辈勤恳本分的工匠精神。

0 条回复

你可以 登录 参与互动,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