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

西大望路上有个九龙山公交站,十几年前这站还叫过“玻璃厂”,“九龙山”这名字曾一度消失。倒退一二十年,在双井到西大望路这一带以“九龙山”命名的商家不在少数,有些现在还在广渠路南有工行九龙山支行;百子湾路上有九龙山邮电所,别看位置偏,几十年前偌大的双井、劲松地区就这么一个邮电所;再早几年,双井桥东还有个九龙山副食商场,是双井一带比较大的副食商店……现在的人多已不知道九龙山的由来。其实,在这一马平川的广渠路旁,现在的繁华热闹CBD地区,确确实实曾有过一座“山色湖光”的土山九龙山。
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中记:“东便门外五里许,黄木厂迤东,有土阜高数丈,蜿蜒里许,形势若龙。主峰有庙一,清末尚未拆尽。山门匾题‘观音阁’三字。”这里记载的正是这座土山,因其“形势若龙”,被称为“九龙山”。九龙山上的观音阁,1936年第一次北平市寺庙总登记中曾有记载:“观音阁,坐落东郊东便门外黄木厂九龙山十一号,建于明,道光六年重修,属募建。不动产土地一亩六分,房屋十五间;附属土地一顷五十七亩,房屋三间……”据此可以看出,这座建于明时重修于道光六年的观音阁,那时还应是香火鼎盛的。
从登记的寺庙占地规模,也可以想见坐落其下的九龙山应该是座不算小的土山,起码它山顶上能够放下“房屋十五间”。民间传说,明末起义军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兵败后曾隐居于观音阁内。
这座九龙山,确切位置就在现在的广渠路北侧的九龙家园小区的后身,并由此向东“蜿蜒里许”。解放后,这座小山被划入进了当时的华北农业机械厂(现在的北内集团总公司)的厂区大院里。那时的九龙山,是个有山、有水、有树还有庙的好去处。从山上流下的雨水积在山旁低洼处形成了几个小湖泊,职工们便称这水为九龙湖。那山上的观音阁也还存在,只是已经破败,年轻人在这里建立起了共青团公园,种下了苹果树、桃树、柿子树,湖边有垂柳、长椅,湖心有荷花,工余闲暇到这里散步休闲。
-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