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晕车 旅行前让宝宝睡好觉

刘晓妮

相信很多人都体会过或轻或重的晕车,当时的难受感觉让人难忘。晕车(晕机、晕船等)其实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孩子也可能发生同样的问题,但由于孩子小或语言表达不清楚,孩子晕车的表现有时会被忽略或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br /> 孩子有无晕车的表现,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初期孩子往往表现为脸色发白,感觉无力少动, 不愿睁眼,或特别烦躁,突然哭闹,严重的甚至出现冒冷汗、恶心、呕吐。<br /> 那么为什么会晕车呢?原理比较复杂,简单地讲:汽车行驶中的启动、加速、转弯、颠簸会刺激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当这种刺激过多或超过机体所耐受限度,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机体的耐受程度随不同个体而显示出巨大差异,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晕车症状。晕车仅仅是人体对外界速度、方向等变化的耐受程度不同造成的,并不是生理结构的缺陷问题。<br /> 相比较于成年人,孩子更容易在行车途中入睡,或由于激动而显得非常兴奋,话多、动作多,这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对位置移动、转弯的不良感受度,因此,孩子晕车的情况并不比成人表现得更多。<br />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晕车呢?<br /> 一是先天体质决定的。有些人天生平衡系统受激发的阈值较低,很小的刺激便易受激发而产生眩晕感,进而引起晕车症状。二是与遗传也关系密切。父母或家族中若有非常厉害的晕车病例,孩子有晕车症状的比例相对较高。<br /> 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晕车的发生。出发前缺乏足够睡眠、空腹或吃得过多,以及精神焦虑或敏感性的性格都会使晕车易发。<br /> 由于孩子出生后神经系统会有逐渐发育健全的过程,所以有的孩子在长大后晕车的情况会有改观,但有的人会一直遗留。<br /> 如果晕车是第一次发生,没有任何准备,最好是让孩子静卧休息,或家长抱着孩子,减少晃动,如果能让孩子入睡是最好的。同时,不要让孩子进食、喝水,以免诱发恶心、呕吐。<br /> 如确定孩子有晕车的问题,在乘车前40分钟可给孩子用温水送服乘晕宁(眩晕停),用量须咨询医生。<br /> 同时避免易诱发晕车的相关因素:<br /> ●旅行前应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精神就好,可提高对运动刺激的抗衡能力。<br /> ●乘坐交通工具不宜过饥或过饱。最好让孩子只吃七八分饱,尤其不能多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品,这些食物难消化,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br /> ●让孩子不要紧张,要保持精神放松,可与孩子聊天或与他玩游戏,以缓解紧张状态,分散注意力。<br /> ●尽量让孩子坐比较平稳且与行驶方向一致的座位,并且车内保持空气流通。<br />

0 条回复

你可以 登录 参与互动,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