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式不能操之过急
<p class="MsoPlainText"> <span>我家闺女不到三岁,已经上了幼儿园,但据老师说,她经常会哇哇大哭,怎么哄都没有效果。现在,她每天去幼儿园,都要提着自己的另外一双鞋子,无论是吃饭还是玩耍,只有这样才不会哭。不知道这是什么毛病,我担心,孩子会不会形成恋物癖啊?<span></span></span> </p> <p class="MsoPlainText"> <span>解答:大多数孩子刚进幼儿园,都会有一些焦虑反应。不同的孩子反应不同,这与孩子的天生气质以及内在的安全感有关。安全感好、从小受到父母信任与鼓励的孩子,他们融入新的环境会快一些,在父母不在的环境下,他们虽然也会有所焦虑,但不会有太绝望的表现,因为他们坚信父母是爱自己的,现在自己需要独立面对,这只是暂时的情形而已。这样的孩子很快就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专注而投入地去玩耍。<span></span></span> </p> <p class="MsoPlainText"> <span>当然,每一个孩子的情形都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内心较弱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焦虑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时间所冲淡,这种情况下,他们对自己所熟识的物品就会有较为强烈的依恋,似乎也只有如此,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不再孤单,他们才会在心理上感到安慰,从而有一些勇气去面对全新的环境。<span></span></span> </p> <p class="MsoPlainText"> <span>有的孩子会依恋自己的一个玩偶,有的孩子会对一辆小汽车爱不释手,而这位小朋友则是与自己的另外一双鞋如影随形,既然这些物品能让他们安心,那就先让他们带着也好,总会有一天,当他们发现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去做,当他们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去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改变现在的行为模式。<span></span></span> </p> <p class="MsoPlainText"> <span>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除了接纳之外,是否还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呢?<span></span></span> </p> <p class="MsoPlainText"> <span>其实,接纳他们的行为,这已经足够了。真正需要注意的,不是做些什么,而是不要去做些什么。比如,不要试图马上去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即便家长是怀着一颗关爱的心去帮助他们变得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任何纠正行为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甚至是产生负罪感。<span></span></span> </p> <br /> <br />
-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