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艺井】1本医书85万字 1支合唱团唱60年

双井13社区

九龙南社区的李承惠是深耕临床护理与医院感染管理五十载的医护人员是退休后返聘15年、笔耕不辍撰写百万字医学著作的“编书人”她亦是8岁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古稀之年仍活跃在艺术团的文艺爱好者医学与艺术,仁心与热爱在她身上完美交融一起来认识下这位温润而坚定、用双翼书写人生的智慧女性吧
返聘15年 著书百万字
“这些书和奖不是荣誉,是我能帮基层医院做好防控的底气。”作为北京大学医学学士、北京市三甲医院前护理部主任,李承惠深耕临床护理与医院感染管理五十载,用扎实的步履书写着医护人员的坚守。
最让她记挂的,是抗击非典时的日日夜夜。彼时她牵头扛起医院感染管理重任,带着团队连轴转排查风险、优化流程,进行消毒隔离,最终实现负责片区医护人员“零感染”,捧回“北京市西城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证书。
这份担当,化作她编书的动力。2007年退休后,她被北京市肛肠疾病研究院返聘,15 年返聘生涯里,她先后主编、副主编 6 部医学著作,涵盖下消化道疾病、院感管理等领域,全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其中85万字的《基层医院院感管理 手册》,结合传染病防治经验反复打磨3年,成为基层医护继续教育的实用教材;《肛肠疾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肛肠疾病防治知识问答》等作品,也因通俗实用广受认可。凭主编的《话说肛肠病》一书,她斩获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
回溯从医路,李承惠的每一步都透着韧劲。她从协和护理学院大专毕业后,又被选派至南京医学院参加“全国护理部主任进修班”进修医院管理。1990年,年近40岁的李承惠攻克外语等25门课程的考试难关,通过全国统考取得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获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李承惠获得北京市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奖(北京市卫生健康领域专业奖项),“这是对我职业生涯最大的肯定。”她说道。
身为老党员,这份坚持更化作温暖的行动:她带队去延庆山区义诊送药,为老乡普及防病知识;赴山东德州肛肠医院授课,毫无保留分享临床经验。李承惠用四十年的坚守证明——白衣为甲,是守护生命的重量;落笔成书,是传递责任的温度。
录制《让我们荡起双桨》
若不是翻出旧照片,很难想象这位严谨的医生,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的“老团员”。“8岁那年,音乐老师推荐我们去参加考试,我是学校十几个学生里唯一一个考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的!”谈及文艺生涯,李承惠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她回忆,当时每周日到电台录音,《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等经典少年歌曲都有她的声音,除了录音,他们还常去外国大使馆、宾馆演出,“请假去演出,晚上回来一定把作业补完,从没落下过功课。”
1969年,16岁的李承惠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带领学校宣传队成员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沙漠中参与盖房、劳动,后被调至团宣传队任专职播音员和主持人,还曾被选派参加“北京军区文艺创作学习班”,与马玉涛等艺术家学习创作,和战友们一起创作独幕话剧《心明眼亮》,讲述了浙江知青因公负伤仍坚守兵团的感人故事。
回到北京后,李承惠重拾文艺爱好。1990年参加了“童心合唱团”(大部分成员是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成员)。该团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金奖,如2016年随团赴俄罗斯索契参加国际合唱节获金奖,2018年获广州番禺中国合唱节金奖;2022年正式退休后,她加入“健康之家艺术团”,在国家一级演员龚七妹的指导带领下,与爱人一起参与二重唱、歌伴舞等节目,多次参加北京电视台的演出,参演的歌伴舞节目《小放风筝》《走进新时代》在央视频播出。
从“白衣执甲”到“著书授课”,从少年时代的“歌声绕梁”到古稀之年的“舞步翩跹”,李承惠的人生像一本被时光打磨温润的书,字里行间全是对生活最真诚的热爱。
投稿邀请函
每一次笔尖的划动每一声键盘的敲击都是思想在迸发您随手的一次记展现的都是地区美好的幸福生活欢迎大家将身边的正能量事迹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分享给更多的人期待您的推荐,我们在这里等你!赶快在评论区@你身边的达人吧!

0 条回复

你可以 登录 参与互动,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